他们不怕死吗?或许他们杀入皇宫,初始目的就不单纯。就像十常侍之乱,袁绍下令,宫中没胡子的都要杀掉。最终以致两千多人被杀。袁绍难道不知道皇帝也是小孩,没胡子吗?显然,他是知道的。或许,他就是想趁乱把皇帝“恰巧”干掉。绍既斩宦者所署司隶校尉许相,遂勒兵捕诸阉人,无少长皆杀之。或有无须而误死者,至自发露形体而后得免。
宦者或有行善自守而犹见及。其滥如此。死者二千馀人。——《三国志·袁绍传》这种事,不好说。没人能保证陈蕃、袁绍之流的目标不是皇帝。总之,在皇帝看来,相比于其它势力,士人太难驾驭了。所以,东汉皇帝重用外戚、宦官,在自己和门阀之间再加两道防线,以确保安全。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。虽然用诸葛亮的话说,东汉皇帝重用外戚和宦官,是“亲小人,远贤臣”之举。
可是在东汉中后期全是小皇帝,都没有威望的情况下,恰恰是因为外有宗室与地方官作为辅弼,内有门阀士族、外戚、宦官相互制衡,朝廷才又撑了一百余年。如果没有这重关系,东汉怕是早亡了。而且事实也证明,当外戚、宦官玩完后,东汉真的名存实亡了。曹丕继位后,他不想重用外戚,宦官,对诸侯王也是极力打压。想着与士族共治天下。
那首先,他自己就必须要活得够久。其次,要在有生之年帮继承人树立起足够高的威望。然而,曹丕是个短命鬼。继位六年去世。并且,他短命也就罢了。在他执政的六年时间里,他在继承人的培养上也着实拉跨。想当初,曹操虽然曾经想过立曹植,但他真决定曹丕继位后,对曹丕还是不错的。给曹丕搭班底,组建太子党,让曹丕后面能顺利接手权力。
可曹丕对自己的继承人,简直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。他不想立曹叡,想立曹礼,就一直故意空置太子位置。也不培养曹叡。后来,是因为郭皇后生不出儿子,曹叡被过继给了郭皇后,晋升为嫡子,曹丕才开始培养曹叡。但是直到此时,他仍然不册封曹叡为太子。又后来,曹丕是感觉自己要死了,不能再继续拖了,才匆忙立曹叡为太子,继承皇位。
等到曹叡继位后,由于他一直不是太子。他的班底,基本可以说没有。曹丕给他配的几个文学官,也因为曹叡长期不上位,而缺乏辅政经历。所以曹叡上台后,完全没有可用的亲信,只能继续依靠曹丕留下的几个老臣。继续委任他们在军政两届发热发光。在这些人当中,就有司马懿。而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,司马懿不仅在政坛上积累了威望,同时在军界也积累了威望。
这在曹操时代是不能想象的。曹操时代,虽然士人也得到重用。但他不可能把军权交给士人。但是在曹丕、曹叡时代,曹魏的军权却让士人掌握了。本来曹丕在继承人问题上就已经很坑了。没想到,曹叡比曹丕还要坑。曹叡也是生前没立继承人,等到要死的最后一天才立了个八岁的小孩曹芳作为继承人。这也直接导致曹芳继位后,没有任何根基与政治资本。
文章TAG:老兵 纹身 浪花 手稿 服役 老兵浪花纹身手稿图 服役25年的老兵